題:
防止在濕路面上打滑/擺尾的最佳方法是什麼?
anton2g
2011-10-12 23:58:31 UTC
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

這與“ 在濕路面上騎行推薦的輪胎類型是什麼”有關。

我也住在西雅圖。現在是時候了,我經常需要在潮濕的人行道上走下陡峭的山坡。當我需要停車時,有時會打滑。停止或防止打滑/擺尾的最佳方法是什麼?要么是用於潮濕天氣的新組件,要么是我需要的新技術。

五 答案:
Rob Lund
2011-10-13 18:22:04 UTC
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
  • 了解體重分佈會有所幫助。您要確保您沒有向前傾斜,並從後輪胎上釋放了壓力。
  • 您還可以通過手腕在車把上稍微向下扭轉來保持後輪胎的踩踏狀態。有點像兔子跳。
  • 就制動技術而言,請嘗試使其“進步”。而不是立即施加所有製動力,或者施加一點剎車,只是等待自行車的蒸汽耗盡。嘗試擠壓操縱桿,然後開始減速,施加越來越多的製動。這將幫助您在不損失牽引力的情況下停在更短的距離。

關於打滑的注意事項:通常,後輪胎打滑可以在發生時進行處理。很多時候,最好的騎行方法是保持剎車並慢慢放鬆。如果您立即鬆開制動器,則後輪胎會突然折回,很容易失去控制。前輪胎打滑有些不同。如果您的前輪胎開始打滑,您要做要立即鬆開前剎車。保持前輪胎滾動對於保持對自行車的控制非常重要。

我懷疑車把的扭轉會達到什麼目的。在任何情況下,效果都只能持續一會兒,因為持續的扭轉不會改變您的重心-它只會使鞍座略微卸荷,從而抵消。
Brian Benson
2011-10-13 00:21:12 UTC
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

這裡有一些技巧:放慢速度。讓額外的距離停下來。將後端懸在馬鞍上,以將重量轉移到自行車的後部。後輪的製動力要比前輪的製動力大;這樣做可以減少前輪鎖定並導致您摔倒的風險。

heltonbiker
2011-10-13 01:04:15 UTC
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

您可以將輪胎壓力低於在乾燥表面上使用的輪胎壓力,因為它可以提高輪胎的牽引力(前提是您不要對輪胎充氣不足,以免輪胎在轉彎或捏平時變形)同時設置小障礙物。

那裡總是有一個權衡。降低壓力會增加“點”的大小,但會降低接觸壓力,並且兩者都有助於牽引。與普遍的看法相反,例如,降低汽車輪胎壓力不會在冰上提供更好的牽引力,但實際上會使情況更糟。
@DanielRHicks:是的,我同意,但是對於每一個略微不規則的表面(例如瀝青),較低的壓力意味著輪胎的壁將使道路表面具有輪廓。在高壓下,只有橡膠會彈性變形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它取決於每個表面和每個滑動條件(沙子,雪,冰,水)。有關該主題的有趣文章在這裡:http://www.rivbike.com/kb_results.asp?ID=57
Martynnw
2011-10-19 17:10:22 UTC
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

練習剎車!通過練習,您將知道何時開始打滑,並且可以減少制動桿上的壓力。終極停止技術是這樣的:

  1. 保持低位(如果可以的話,自行車可能會限制您可以達到的低位)。
  2. 當您加大壓力時,剎車使您向後移動,以保持腳的重量。在沒有打滑的情況下,請盡可能堅決地制動。
  3. 隨著制動器的出現,重量逐漸向前移動。
  4. ol>

    就組件而言,輪胎是最重要的停止速度的重要因素-寬間隔的旋鈕有助於停止,較軟的化合物也更好。降低壓力也會改善停止距離。問題是,停得好的輪胎滾動得不會那麼快。

我認為練習剎車比練習剎車可能更有用。畢竟,前者的目的是避免後者。 ;)
請注意,最後一段僅適用於柔軟/鬆散的表面。在其他時候,由於與地面接觸的表面積較小,所以寬間隔旋鈕對於製動而言更糟。
user43787
2019-05-31 10:42:29 UTC
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

練習制動。不要抓住槓桿。逐步穩固地拉動它,您會在鎖止之前感覺到正直,然後減輕壓力。

有些自行車在剎車鎖緊後不太可能向前翻轉或從您下方滑出。

在緊急制動過程中,您可以將車輪鎖定在某個位置,以使速度足夠快地減速(如果發生這種情況,請釋放),然後再次拉動。避免不惜一切代價硬鎖,並逐漸拉開。

我有點懷疑這實際上也是關於自行車,因為那是在雨中
@user43787該網站僅適用於自行車。由於該評論已不再適用,因此我刪除了我的原始評論並撤消了我的反對意見。


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。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,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-sa 3.0許可。
Loading...